《短篇》Sometimes

我常在整理舊書的時候發現許多令人意外的小驚喜。

有時候是一張被當成書籤的杯墊(而且常常是限量版)、一枚被壓扁的啤酒瓶蓋、一顆老式風衣上的金屬鈕釦或各種因為某些意外被塞進書裡的小東西。

常常你會很好奇這些東西究竟是如何被塞進書裡放回架上,最終在大掃除時被整理出來,丟到回收處賣出,而竟然沒有人發現。

在這些被塞進來的東西裡最讓我驚訝的是一本書,沒錯,一本書被塞進另一本書裡。

我的印象還很深刻,那是一本暗褐色字體燙金的精裝詩集,這樣子的書在二手書店裡並不常見,詩集的銷售量雖然比不上其他種類,但它的讀者們卻都非常忠實。尤其是精裝版,那些限量發行的東西價格總是特別昂貴。

我記得曾經有一個人,他唯一的工作就是站在街角大聲朗誦詩集,他能夠用不同的語調、表情、節奏來表達一首詩,就像那些詩句來自情緒裡的某處,而他是用靈魂在閱讀。

那時候我還沒有開始經營二手書店的生意,所以每天都會在去酒吧的路上看見他,久而久之就變成他的忠實聽眾,我們甚至養成了一種默契,他會在我站在那個屋簷下時才開始朗誦新的一段,而我也從未辜負他的期待。

我知道他會在一天工作結束後到酒吧裡喝幾杯最便宜的萊姆酒,所以我總是給足夠喝三大杯的小費,好讓他能醉醺醺的結束這一天。

後來在某個寒冷冬天的早晨我一如往常走到我的屋簷下,卻發現他背靠著牆,坐在他貫常會出現的那個轉角處,雙眼緊閉似在深眠,貼在眼下的睫毛上頭結了一層薄薄的白霜,手中仍抓著僅有的那本詩集,像是下一刻就會立刻起身,再度精神抖擻的開始朗讀。

但我知道我再也看不見這個景象了。


在回憶裡我小心翼翼地翻開封面,印入眼底赫然是一行稚氣的簽名,我又翻回去確定自己的確是翻開一本精裝書而不是兒童練字本……

第一頁上的筆跡不僅生澀,拼字顯然也出了一些問題,正中間寫著一個被劃掉的乳製品(dairy),下方又以更誇張的筆法寫上日記(diary),紙張的右下方率性的寫著諾亞‧邁爾斯,看起來應該是個男孩。

藉著從閣樓天窗灑下的微弱光源,我翻開第一頁。



◎◎◎


那其實不算是一條河。

只不過所有的排水溝都會通向那裡,所以看起來就好像是河道的延伸。要是不幸的連下好幾天雨,水位就會漸漸往上蔓延,逼近橋面。這時候過河的交通便中斷了,住在這附近的居民無法去市中心比較熱鬧溫暖的酒吧,只好轉而到這裡來喝幾杯啤酒,順便抱怨一下天氣。

所以它被叫做淹水酒吧,這個名稱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現在回想起來那天出現的幾個人似乎都有些共通點:渾身溼透、表情陰沉、沒有雨具,而且都從沒有來過我這間店。

最先衝進來的是一個高瘦的男人,似乎是個上班族,身上穿著不合身的西裝外套,因為吸飽水顯得沉甸甸地,黏貼在身上,領帶飛到後頭,顯然是一路奔跑過來。走進店裡,他環視屋內一圈,選擇柱子旁的位置然後點了杯啤酒。

第二個進來的是個女學生,她站在門口像是在猶豫該不該踏進一間顯然在她這個年齡不應該走進的地方,但外頭挾帶著大雨的狂風逼得她不得不放棄那一點點微弱的道德感,將身上運動外套拉攏直到遮住校名後,才裝成已經成年般,鎮定地走進來,飛快點了一杯熱紅茶,然後縮到角落座位上。

最後進來的又是個男人,但比我們三人老得多。他面容枯槁,滿頭灰髮,瘦得不成人形,身上穿著一件灰色的呢絨夾克,我不得不懷疑起這人在這種天氣下外出的理由。

他很自然的走向我,點了一杯威士忌,然後坐在吧台旁啜飲著。

一時間屋內安靜下來,除了狂風吹動玻璃窗的乒乓聲響外。

我走到門旁看了外頭一眼,雲層厚重的像是另一塊漂浮在空中的陸地即將要朝地表墜下,這次的颶風預報總算名符其實,我想除了來躲雨的人之外,今天應該是沒有其他客人會上門了。

思及此不免有點寂寞,老實說我很期待今天的節目。

週三一向是說故事的好時機,一週七日,禮拜三是正中間那天,普通人到了禮拜日晚上便會開始焦慮起來,因為隔天又要回到討人厭的工作崗位,面對現實、社會和永遠做不完的公務;而週五晚上則太放鬆,所有人都心不在焉的開始期待假日,不管聊什麼都能大笑出聲。

我和我那群狐朋狗友們總是約在這天晚上聚會,邊喝黑啤酒邊胡言亂語一番。而黑啤酒的代價是他們在上個禮拜中想到的故事,或者親身經驗,如果有人付不出『酒錢』,那人就必須從當時在場的客人身上挖出一則故事交代才行。

不過今天看來這個故事之夜是泡湯了。我邊洗著杯子邊感到十分失望。

「看來今天是泡湯了啊。」坐在吧台旁的老男人說道,我驚訝的抬起頭,剛剛那一瞬間我幾乎要以為是自己不小心把心聲給說了出來。

「……是啊,沒辦法,外面下那麼大的雨。」驚訝過後我很意外有人竟然是特地為了今天的『節目』而來,其實那只是朋友之間的一個不成文的小約定罷了。

高中時我們都是校刊社的成員,雖然後來考上不同大學,但彼此還是有在聯繫,固定一段時間會出來聚餐,再之後大家有了不同工作,而我則因為暫時對人生沒什麼特別的計劃,所以選擇在自家樓下開間小店,先開始賺錢再做決定。

「我平時都坐在那裡。」老人比著角落的位置,如今被女學生佔走的那個地方。「今天我本來打算鼓起勇氣毛遂自薦參加你們的小聚會,不過看來這打算也泡湯了。」

「我們沒有那麼正式,如果你願意來分享故事的話很歡迎。」我微笑道,他臉上的皺紋因為扯動嘴角又更深刻了一點。

「永遠別把承諾給得這麼容易。你知道嗎?我甚至還準備了一個故事當作入會費。」他將喝完威士忌的空杯推向我,示意再加滿同樣的東西。我聳聳肩開了一瓶黑啤酒給他。

女學生探詢地朝這裡看了一眼,顯然很好奇我們之間的談話。

那是個絕佳的位置,可以聽到吧台這裡的聲音並且同時保持一個置身事外的距離。她進來後不久見我沒有要趕人的意思,便放心地將溼淋淋的外套脫掉,好把自己打理的舒服點。

而靠在柱子上的年輕男人則顯得毫無興趣,正在看店內的過期雜誌。他們之中沒有任何一人有聯絡朋友或家人來接送的意思。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有部份是我的親身體驗,不是從朋友那裡隨便聽來的。」老人用像在喝威士忌的方法啜飲著黑啤酒,我也幫自己開了一瓶坐在他對面聽他娓娓道來。



◎◎◎


那是一篇很有趣的日記,內容在講述一間屋子、一隻鳥和一個男孩,是一個很有趣的夢境,雖然沒有結局,但是作者在故事的最後畫了一張圖,圖裡沒有出現任何鳥兒,而男孩則提著行李箱沿著道路往前走,像是要遠行,一路上不斷回頭張望,捨不得的神情溢於言表。

而最有趣的地方在於這張畫裡透露出的幾個訊息:旁邊的樹木看起來似乎是棵蘋果樹,雖然不確定是否真的有果實,但男孩很盡力的將整棵樹都畫上了蘋果。再來是屋前的郵桶,上面畫著14這個數字,我想是14號的意思。最後是那屋子的背景,正巧屋頂中間接到後頭工廠的排煙管,這個角度看去就像是屋頂上蓋了一個超大型的煙囪一樣。

在畫的最右下角寫了一串地址,但並不是很詳細,可能以一個小男孩的記憶力尚不足以記起所有的文字,不過光是這樣就讓這幅畫的真實度大為提升不少。

等我將這本『書中書』看完後,四周光線已變得十分微弱,這本日記並沒有全部寫完,後面幾篇寫得較為潦草隨便,字跡也難以辨認,大都是在描述生活瑣事。我帶著它下樓回到書店櫃檯,打算拿來作為記帳使用,不管怎麼說,那精裝本的封面還是很美觀值錢。

但接下來一連幾天都沒有任何生意,所以要被當成記帳本的它就這樣被我擱在桌上遺忘,等我再想起時已經是一個禮拜後的事,那天晚上樂透開獎,我驚喜地發現自己竟然中了一筆不小的獎金,足夠我來一趟慶祝之旅,雖然我的人生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什麼特別值得炫耀的事。

突如其來的好運讓我樂昏了頭,抓著彩券在電視機前跳了好一陣子才終於能夠強迫自己冷靜,鎮定後第一個竄進我腦袋裡的念頭是『把這些記下來』,不然我會真的以為這一切只是幻想而已。

我在櫃檯附近、抽屜和地上尋找這本記事本,最後在書堆中找到它。

一開始想起旅遊這個點子時我腦袋裡出現上千個想去的地方,拉斯維加斯那專門騙錢的黃金鄉、邁阿密永遠盛夏的海灘、波多黎各或者隨便哪個曾經出現在電視上的有名景點。

但等我拿起這本日記後我就知道那些都不重要了,就像封面上這行鑲金字體一樣:沒有事情會無緣無故地被記錄在你生命裡。

我會找到它一定是有某個原因,它不是隨便被送到這世界上任何一個人的手裡,而是在這兒。我想自己天生就喜歡被需要的感覺,像是那個在街頭朗讀的詩人,或者我的前女友。我終於得到了一個不會擅自離開的事物。


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起床後我仍對昨夜的決定絲毫不感到後悔,所以在確定完行程及要調查的事之後,我便立刻開始行動。

我開始查詢那批二手書的來歷和它們究竟是怎麼被送到這兒的,收二手書的人雖然不多,但也不少。每個商人都有自己地區的供貨商,所以被送到我這裡的舊書肯定不會離此區太遠。

我一直不知道這樣的特質究竟算好還是不好,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我的前女友並不喜歡這種莫名奇妙的執著,她覺得凡事都由上帝決定,身為凡人只要接受就好,因為生命的一切都是『上帝給你的恩典』。

「如果我生病也是因為祂愛我嗎?」

「當然,祂是要磨練你。」

「那要是我因此而死掉呢?」

「那是因為祂太愛你了所以把你召回到祂身邊。」她很肯定的說。

其實我還想再問我們究竟要怎麼知道有沒有回到上帝身邊,和回去之後到底要做什麼之類的問題,不過她的心神顯然早已轉移到其他東西上,沒有空再管我。


我輾轉問過好幾個人,最後在一個老回收商那裡問到我想要的答案,他說那批書是從一個已經倒閉的小學裡送出來的,因為大部分都是用過的老舊教科書所以沒什麼書商想收,在幾個集貨處間被推來推去,最後只剩下一些裝訂的十分堅固的兒童聖經繪本和這本精裝詩集(我先前說過它外頭非常體面),而且現在那塊地已經被建商買下正在重整,附近也早就和當時不一樣了。

老人一看到那本記事本就提起學校,所以我便問他是否認識這個男孩。

他搖搖頭,指著圖上的屋子說他只是記得這幢建築物,那時大家都傳說學校的老闆就住在這裡頭,因為那是這附近最大最豪華的房子,但主人始終沒有露過面,增添了它的神秘形象。

我又詳細問了小鎮的確切地址,和那幢房屋附近的相對座標,老人並沒有反問我問這些到底要做什麼,他只是用一種難以解釋的眼神目送我離開。



◎◎◎


他說到一個段落後啤酒已經喝光,而原本分散坐在酒吧裡的另外兩人也都聚精會神地聽著,我又打開了一瓶放到老男人面前,他搖搖頭推了回來。

「所以你去找那男孩了對吧?你認為他還住在那裡?」我問道。

老男人沒有回答我的問題,他垂下眼想了一會然後問我,「你覺得這個故事有趣嗎?」

「非常有趣,我想你已經讓這個屋子裡的人都入迷了。」

「你覺得主角會找到那幢房子嗎?」

「一定是這樣吧,你不是說這是你的親身體驗?」我皺眉,要是最後他沒找到那幢房子,那麼現在他也不會坐在這裡對我講起這段往事,一定是有發現些什麼所以才會被當成一個重要的回憶。

「永遠別把肯定說得這麼容易。」老男人不安的搓著雙手,我注意到他在屋裡也帶著手套,不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喜歡戴手套說不上是什麼特別的,也許他有潔癖。

「你一定還留著那本日記對吧?」左前方突然傳來一個輕柔的聲音,女學生像是對自己的發言感到羞愧般,看見我們轉頭看她,滿臉通紅的補充道:「抱歉,我只是問問。」

「……當然,我當然有日記。」老男人上下打量對方,「如果這位淑女不介意,我想或許你願意坐到這裡,讓我請你喝杯啤酒?」

「那個……其實我還未成年。」她不安地低聲說道,邊害怕地瞟向我,生怕酒吧老闆在這種天氣下趕她出去。

「這不是問題,我們當然有提供不含酒精的飲料。」我微笑道,轉身從冰箱裡拿出一瓶柳橙汁放在吧台上,「別擔心,我想這種時候不會有人來檢查的。」

於是她戰戰兢兢的抓著背包走過來,坐到我們兩人旁邊,禮貌的道謝之後才開始喝起果汁。

這麼家教良好的女孩,我心想,難道習慣自己一個人在這種時候待在外頭嗎?

我的疑惑還沒問出口,老人便又開始繼續他的故事。



◎◎◎


那裡有很多老房子,都是上個時代留下來的遺跡,苟延殘喘地杵在那兒,等待被拆除。這個小鎮正在實行一個『新城鎮』的計畫,打算將這塊地方改建成現代住宅,像棋子,或是停車場的格子那樣,把一幢一幢像積木一樣完全相同的房子塞進格子裡,然後再把人塞進去。

我手上僅有的只有那張畫和不明確的地址,還有老人模糊的記憶,在廢墟裡亂轉了半天也找不到任何相似的建築,這裡的路標早已毀壞,哪裡有空地哪裡就能蓋房子,中間空下來的地方就是道路。

兩個小時後我坐在路旁的大石塊上,開始懷疑起自己當初決定來這裡究竟是吃錯什麼藥,我應該閉著眼睛買張飛去邁阿密的機票,好好玩一整個禮拜才對。

於是我打算再找最後一次,如果再沒有任何發現就立刻打道回府。

這時候已經接近日落,昏暗的光線讓我分不清楚究竟剛剛來的是哪條路又或者不是哪條路,但此時我早已不在乎這些事情。

反正不過是個小鎮罷了。我心想,就算矇著眼也能摸出去。

就在我轉過一個不甚確定的轉角後,第一眼看見的是棵大樹,不知從哪來的自信我認為那就是畫中的蘋果樹,剛剛消褪下去的情緒又再度翻湧上來,我向那裡疾步走去,急著想確定是否真如我所認為的那樣,那幢房子依舊矗立在原處。

一切景象就如畫中所描繪,我拿出來和實物彼此對照了幾次,發現它們驚人的吻合,不管是背後恰好豎立的工廠排煙管,還是那個郵箱,全都恰如其分的座落在那裡。這幢屋子和其他建築比起來完整的多,既沒有損壞,也沒有任何破敗的痕跡,就像是剛剛才完工一樣,甚至圍牆都粉刷的白白淨淨。

我靠近房子想要更看清楚裡頭的樣子,不知道是因為這附近已經沒人居住,還是屋主對小鎮居民太有信心,總之柵欄鐵門並沒有落鎖,我手才剛放上去它便吱啞一聲往內滑開。

仔細檢查過後也找不出原因,這鐵門沒有任何地方生鏽,當然開關處也是一樣上滿了油,所以我便把它當成是對我遠道而來的邀請,走了進去。

沿著主車道一路向前,兩旁種植著許多杜鵑花,左邊更遠的地方則是那棵畫裡的蘋果樹,帶著某種猶如朝聖般的心理,我往那裡走了過去,想親眼看看它到底長什麼樣子。

通往蘋果樹的步道像是有人在整理般乾淨整齊,草皮長度剛好和鋪整的石板切平。我對這一切感到十分新鮮,這讓我想到童年時期的探險,打從搬到城市裡後就再也沒有這種探索未知的感覺,那裡的一切都被貼上了標籤,直接告訴你這是什麼那又是什麼。

等到我終於摸到樹幹後才發覺直到剛剛為止自己都屏著呼吸。我抬起頭看樹梢,這時夕陽已完全落下,天空是一片美麗的紫紅和橘紅互相暈染,滿足地嘆了口氣,好像完成了什麼大事一樣。

忽然眼角有什麼東西一閃而過,本能的轉頭去追尋,定下眼後才發現那裡是一排窗戶。因為裡頭較暗,所以看不清楚究竟是什麼東西。



◎◎◎


「難道裡面有人?」女學生驚呼道。

我曉得這是故事的轉折之處,所以默不作聲地等待他繼續說下去。

「如果是你們,這時候會進去查證嗎?」他面無表情地問道。

「我不會。」女學生很快地接道,「我絕對不可能會走進那該死的屋子。」說完後她像是驚覺自己似乎反應過大,很快又滿臉通紅起來。

「我想你一定是進去了,否則你不會跟我們說這些。」我肯定地說。

「當然,我當然有進去裡面。」老男人點頭,「我只是想知道你們是如何想的。」

「我不確定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做。」我回道,「但我想我會對那很有興趣,我會嘗試開門,若打不開的話就會放棄。」

「你呢?」老男人朝坐在柱子旁的年輕男人問道。

「我根本不相信你的故事。」年輕男人抬頭看他,帶著一種像是完全置身事外的眼神。「一幢蓋在廢墟裡的豪宅?這簡直是笑話,還是那個偉大祖先留下來的遺產?先不論我從沒聽過那詭異小鎮的名字,從你的描述聽來,你僅僅靠著一張畫和一些傳言就找到那個地方,這種事我只在找復活節彩蛋的時候聽過。再說,如果真有此處,那麼那幢房子就是有人住的,你這麼做根本是擅闖民宅。」說完後他雙手抱胸,繼續將頭埋在過期雜誌裡。

老人轉回頭,臉上並沒有出現被冒犯的神情,他看了我們一眼繼續說道,「裡面的確有人。

那是棟很奇異的建築,從外觀上來看像是有三層樓,但走進去後會發現裡頭的隔間和樓層全部打通,像是大型倉庫般,天花板就是屋頂。那裡四處垂吊著兩人高的金色大籠子,不是方形的獸籠而是圓頂狀的鳥籠,但裡面什麼都沒有,只有一些散落的羽毛。地板上也掉了不少羽毛,都是純白色的,和籠子裡的一樣。

接著我突然意識到不對勁,如果這棟房子的格局是挑高三層樓,那麼我剛剛在外面看見從二樓窗戶一閃而過的又是什麼呢?

為了查證,我往更裡面走去,那時候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屋子裡沒有光源,或者可能有,但我不知道在哪裡。總之我邊摸索邊靠著從窗戶灑進來的微光往裡走去,然後在最裡面的籠子裡我看到至今為止最不可思議的景象。」

男人突然停住,雙眼直視前方失去焦點,像是他現在就站在那個籠子前面,面對他一直以來都忘不掉的東西。

我和女學生都沒有出聲,等著他繼續說下去,也許他在籠子裡看見世上從沒見過的美麗鳥兒?或者在馬戲團裡才會出現的那種珍禽異獸?

又或者其實裝在裡面的,是那個寫日記的男孩?

「我想這幢屋子就是為了『他』而蓋的,而這裡的主人必定不希望有其他人發現這個秘密,我能推開那道鐵柵欄是因為手上拿著日記的關係,『他』需要找一個人來陪他說話,因為自己一個人實在太無趣了。」男人又開始搓起手。

「他是諾亞‧邁爾斯?」我等不及地問道。

「我不知道……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我已經找到我要的答案。」男人說得不清不楚,我正想再詳細詢問時,他突然又開口道:「就像是復活節彩蛋,裡面不一定都藏有東西,但如果真的有,那一定是很好的,是上帝給予的。」

「我以為你不信神。」

「我不。」男人回道,「我只相信我看見的事物,儘管有時候你不該看見。」

他又搓了下手,看起來像是在抓癢,我注意這個動作好一會了,終於忍不住開口問道:「你的手怎麼回事?」

他看了我一眼,然後拉開手套口,我看見手腕邊緣呈現被燙傷後癒合疤痕的顏色,傷痕似乎一直往手掌蔓延。

「只是一些代價,好些年了。」他站起身,瞄了門外一眼,外頭仍是狂風怒號的壞天氣,「我得走了,以後每個禮拜三我都會來……也只有禮拜三我才能出來逛逛。」

他放下酒錢,然後便裹緊外套,不畏風雨,頭也不回的轉身離去。


酒吧裡只剩我和女學生兩人面面相覷,一旁根本不想理我們的年輕男人從雜誌中抬起頭看著我們說道,「有一件事很奇怪。」

「什麼意思?」我轉頭看他,雖然他一付不感興趣的模樣,但剛剛的故事我敢打賭他可沒少聽多少。

「那老人一直強調房子和蘋果樹,但其實畫的主角應該是那個離開家的男孩才對吧?」年輕的男人皺眉,抱胸道:「如果男孩已經離開,那在裡面的是誰?或者,在裡面的是諾亞‧邁爾斯,那走掉的又是誰?」

這些問題並沒有讓我釐清思緒,反而越來越混亂,我只想知道他最後看到的到底是什麼。

我們三人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沒有交談,老實說,今天是我第一次聽完故事沒有暢快感,反而覺得身心疲憊。

我想起他一直不斷重複的那句話:沒有事情會無緣無故地被記錄在你生命裡。

也許他只是為了要參加我們的週三小聚會而編出這麼一個荒誕詭譎的故事來哄騙我,也許他只是為了說故事就能免費得到的黑啤酒,也許他……我突然感到一陣焦躁,可能我應該照他說得那樣,親自去看一眼才能緩解這種情緒。


女學生和年輕男人在雨勢變小後便紛紛表示要先行離開,而我本來就打算提早打烊休息,向兩人道過再會後,便準備拉下鐵門,走出店門時,我發現門口的盆栽旁塞著一包什麼東西,拿起來之後才發現是個被包裝得十分嚴密的包裹。重量不輕,我拿回到吧台旁有燈光處小心拆開,赫然發現是一本詩集。



暗褐色的封面以燙金字體寫著:

沒有事情會無緣無故地被記錄在你生命裡。


Fin.

留言

  1. 睡不著的凌晨無聊點了你的BLOG來看,恰巧看到了這篇,而且就是剛好我發了噗說我喜歡後設之後沒多久。之前好像都沒特別注意過原創這個部分。
    這篇故事讓我想起史蒂芬.金的風格+故事主題(四季的冬天那篇,不過我後來老覺得他那篇有些受到_The Turn of the Screw_的影響),也許我印象流了,畢竟我高中畢業之後就很少看他的作品,儘管我一度愛的痴迷。不過我感覺你的故事比較簡潔。
    你可能懶得看我的廢噗,但是就像我所說的,我喜歡後設正是因為不可靠的敘述者以及無法確定性。
    故事的中心是未解的謎題,像是輕輕搔刮讀者心底的好奇,癢癢的,很難耐,必須親眼見一次才能紓緩,就像"我"一樣。第一人稱敘述、角色沒有名字時,讀者成為了小說主角,我,經歷了角色的冒險,但是經歷冒險卻還是有未知的地方。那樣的未知讀者必須靠想像和線索去填補。讀者自己決定真相為何。
    在這個故事裡,有兩個我:旁觀的我,和敘事的我。而最後"旁觀的我"即將成為另一個"敘事的我"。我(作為一個讀者)很喜歡這樣的安排,暗示了故事永遠都沒有結束,一切即將重新來過。一如"敘事的我"最早發現了日記本一般,他悄悄地鼓勵"旁觀的我"主動採取行動,成為新的主角。"敘事的我"勾起"旁觀的我"的好奇心,就像你(作者)做的那樣。

    總之我還滿喜歡這個故事的,有些歌德,又違反歌德的原則;它在它該結束的地方結束,剩下的讓我們讀者決定。

    對了,我喜歡的另一個點是角色都沒有名字,除了從來沒真正登場的男孩以外。沒有名字,又是更多的不確定性。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